我时常担心自己以后不会说话了,不是担心声带和老年痴呆,而是那些闻所未闻的新词语总在井喷,我如果不勤于记忆或者脑袋里突然没地儿了,大概就患上了一种时代的“失语症”。
在社交网络上做一个能正常交流的人,总要google那些完全陌生的文字组合,否则难免沦为识字的文盲。比如第一次听到“不明觉厉”这个词,我还以为是某个花枝招展的男子偶像团体。
回想火星文撞击眼球的年月,人们对网络还多少是有些忌惮的,突然看到这帮写天书的孩子,许多人愤慨万分进而气得骂娘──简直践踏了汉字。当时为了保持心态年轻,我坚持认为那叫活泼,把它当做了一种新的文字形态,那时候我被自己开明的想法深深感动。但时间一长,还是觉得难以适应,它活泼得让我有点烦了,我找不到它内在的生命力,似乎只有活泼。就像一个姑娘只会打扮,起床就化妆,化妆再上床,终不能让人爱得持久。
用历史的眼光看,大人们显然低估了网络上的年轻人,造字不能让他们满足,他们要改造语言。如今火星文逐渐淡出,但对词语的拆迁和重建遍地皆是,那个喜欢糟改白领的留几手,其突出艺术成就就是让大家记住了“负分滚粗”这样爽口的词语搭配,虽然功力上他没有超过一个普通二人转演员的水平,但在形式上他继承了D8的衣钵,融入了对生活资讯的整合,由于姿态上更加讨巧和谄媚,也就自然喜闻乐见了。
今天我们说话的时候渐渐走进了一个困境,我们在熟悉一种被严重异化了的语言,它来自年轻人随意的语态和拼凑,于是语言也有了一具轻浮但又好玩的皮囊。它像是一种断代的半成品,没有历史,没有美感,创造规则完全随机。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讲,美感、历史倒在其次,真正可怕之处在于新词语每一刻都在冒出,进而逼迫人们忘记了要谈论的事情,而去分出一部分脑细胞猜想一个词的真实含义,这让人们在交流时所关注的点十分浅显和涣散。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对面的人到底是要说一件事儿,还是在说他熟练运用了一个新词,又有了一项新鲜卖弄。由于那些文字组合格调本来就不高,使得“为赋新词强说愁”成了一件人人都好意思做的事情,再也不显得那么矫情和尴尬。
有人说之所以会在交流中分心,是因为那些词是新的,等到它固定下来,就不会牵扯精力了。这种说法忽略了这些词的真实属性──趣味上的快销品,能够最终固定在大脑中的,及不上今天唱片公司推新人的成功概率。
不过有一些词,虽然也很匪夷所思,可它就是悍然地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比如“屌丝”。我想它能留下来的原因,一定不是字面意思所对应的画面,而是背后的社会现象。前些日子冯小刚在微博上说它太过粗鄙,虽然我不赞同这种字字追求本义的洁癖,但这个词在我看来确实不够好,因为它太不贴切了。从直接意指上找不出它和其所代表的关于人的“标准化”有何关联;如果是含蓄意指,那未免也太含蓄了。同样是用“屌”说事儿,“吊儿郎当”就让人觉得十分形象,认真联想一下,越想越生动,简直可以拍大腿叫绝。但“屌丝”呢?它的鲜活只是皮相和姿态上的鲜活,看不出包含了什么智慧和巧思。
流行语汇打造了一种文化生态,让那些偷懒的创作者更方便向大众献媚。你可能忘了,刚刚过去的蛇年春晚,“唉呦我去”出现在了好几个小品中,作为语言类的节目,要依靠这样廉价的笑点苦苦支撑,是很凄凉的事情,大概我们迎来了最没有幽默感的时代。这种“幽默”人人都在重复,流行语不露声色地抹杀掉了一个人的个性,任何人说话都听起来戏谑而刻薄,我们不再是自己,而是群像中的一员。
表面上今天的语言青春有活力,它和任何事物都能发生关系,方言、新闻、外来语、输入法甚至键盘敲打的误操作,它的生产动力十分强大,周期短得惊人,断网几天,就肯定会有一批从所未见的文字组合掀过了浪潮。语言的演进看起来大步流星,但其实它是走在一条后现代的窄路上,脑筋急转弯似地解构那些从前的搭配,重新换上一个新壳。
当人们不断地给语言换壳,词语的本义就松动了,权威就在无形中消解,大家都掌握着对事件命名的权力。层出不穷的新鲜词汇依靠着低廉的制造和传播成本对固有的语言进行着破坏性创新,在新的语言世界中,定义权是开放的。所以我们现在与人辩论,吵到最后经常发现大家在说两件不同的事情,连基本释义都没搞清就开始争个不停。
每当我看到漂亮的姑娘们用同样的流行语来标榜自己的个性,我就会打消去认识的念头。说到底,网络上我们说什么,怎么说,我们就是什么样的人。语言越来越像我们自己了,热闹而平庸,丰富却狭窄。
更新时间: 2013-07-27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