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在25岁之前没有遇到“最爱”的人,以后遇到“最爱”并且能够顺利结婚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婚姻究竟有没有捷径可走?答案是肯定的。走不走捷径,则取决于你仅仅想要稳定的、安全系数高的婚姻,还是梦想十全十美、童话般的婚姻。
高中、大学不许恋爱,临到大学毕业忽然发现许多姑娘都在为结婚发愁,命令女儿立刻找一个乘龙快婿,是天下父母的通病。他们既怕别人把女儿抢走,又往往高估女儿的抢断能力。她也有这样的父母,所以大学毕业那年,她不得不认真考虑婚姻问题。恋爱当然是偷偷谈过几场,却没有可以谈婚论嫁的人,她将人际网认真搜索了一遍,想到了他。
他是她的初中同学,她的暗恋对象。当时的他满脸长痘,意气风发,无情地拒绝了她的表白。初中毕业,他出国了。如今,她大学即将毕业,他正巧回国度假。她给他打了个电话,迅雷不及掩耳地把他搞定了。
他们的故事,被传为青梅竹马,其实高中到大学,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交集,除了在人人网或同学群中隔岸相望。她只是在正确的时间袭击了他,短短半年内搞定了结婚、出国。留学生在国外找女朋友显然没国内方便,她母亲更是盼着他早日结婚,将太太一起带去美国读书,两人之间也算有个照应。
她走了一条捷径,运气是有一点,决策更重要。许多姑娘不会想去寻找这样的机会,或者这些机会摆在面前她都不珍惜。她们带着“下一班车会有座位或人少一点”的侥幸心理,不小心就把自己耽误到了最后一班车。最后只能查缺补漏,更多更好的选择肯定是没有了,运气好到爆倒也可能掉个南瓜在头上,终究是豪赌。
爱情考验的是美貌、可爱,婚姻考验的基本是智商。许多条件非常好的女孩,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婚姻,甚至连及格的婚姻都没有,因为她们像一台碰碰车快乐着、天真着,不懂为自己寻找合适的结婚对象。
每个女孩身边都有适合结婚的男人,如果你下手早一点,可选择的余地就会大一些。岁月将一部分适婚男变成已婚男,另一部分适婚男变成不适婚男——好男人错过了最佳被收编年龄,跟哥们一起胡混几年或谈几场狗血的恋爱,对于爱情或者婚姻的美好向往都被这些经历打磨得粗糙了。
一位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女士在写给母校校报的文章中,号召学弟学妹们“在毕业前找一个老公”。“聪明的女人不能嫁给智力不如自己的男人,而作为就读于普林斯顿的女性来说,这一点几乎让我们被排除在‘市场之外’。简单地说,像我们一样聪明或者比我们更聪明的男人非常有限,我再次重申——毕业之后,你们身边再也不会被如此多合适的男人围绕了。”
尽管这位女士的倡议引起了广泛争议,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越是优秀的女性,伴随她走入上升通道的是婚姻通道的越来越窄。
如果你确定自己需要婚姻,就要克制与最爱的人步入结婚殿堂的幻想。通常,在25岁之前没有遇到“最爱”的人,要么是你自己爱无力,要么是你对于“最爱”的要求太高,无论哪一种原因,以后遇到“最爱”并且能够顺利结婚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万一不小心爱上有妇之夫,“最爱”就成了最痛,天下没有优雅的小三。
不结婚的理由越来越多,是因为婚姻被错误地理解成了两个人呆在一起享受胜利果实。与享受胜利果实相比,结婚其实是为了共担人生风险。两个人一起,房租可以少出一份,同样的钱能吃到更多样的食物,不必为了相亲而每天淘宝漂亮衣服,吃饭套餐看电影套票,省下的钱至少可以做一件大事,比如付房子首付。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把买房的钱拿去周游世界,那都是手里握着至少三套房子的人骗点击率的,除非你周游完世界就准备死。
一个人奋斗到了胜利之峰,结不结婚,跟谁共享或者跟不跟人共享就成了无比纠结的难题,首先似乎没必要了,其次找个只知道吃饭不知道干活的主儿,你那胜利果实也经不起别人多啃几口。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谈的不是钱,甚至不是婚姻,而是智商。(文/叶半夏)
更新时间: 2013-08-23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