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朵
“其实我做这款社交APP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找到曾经跟我擦肩而过的你。”
这是青年在咖啡馆见到女孩时,说的第一句话。
而他提到的APP,是一款最近颇为流行的恋爱交友类软件,名为“擦肩”。
此刻他们能约在这里见面,正是因为这款APP先前向两人推送了彼此的好友申请,让他们在线上结为朋友,聊得很投缘。
或许在女孩看来,这次见面,不过是将线上的友好交流转移到了线下。
可青年知道,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女孩。
今天之前,他们已有过至少三次遇见。
***
第一次遇见,是三年前某个工作日的晚上。
那时候青年刚跳槽到一家IT公司工作,晚上加完班出来,站在公司楼下的路口旁等红绿灯,想着项目上的一堆烂事儿,心情有点烦闷。
不经意的抬头一望,他看到女孩站在街对面的路灯下。
哪怕是三年之后,青年依然清晰地记得,女孩当时穿了件红外套,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再有暖黄色的路灯那么一照,整个人便被光线晕染得跳脱于周遭黑暗之外,有种非凡的美感。
青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个画面。
就像……
就像那种飞蛾会扑的火光。
***
之后绿灯亮了,过街的人很多,青年被人流推着往斑马线上走,女孩也朝他这边走过来。
走到道路中央,两人碰到了一起。
那只是一瞬间的交汇,开始与结束都发生得太过短暂,陌生的两人擦肩而过,渐行渐远。
青年忍不住回头望了女孩一眼,没曾想,女孩恰巧也回了头。
不过女孩的目光并未与青年交汇,而是迅速掠过青年肩头投向更远处,在看别的什么东西。
青年心中莫名失落,将这次平淡无奇的擦肩而过记住了。
他有种奇怪的预感。
自己和女孩还会再遇到的。
***
青年的预感没有错。
第二次相遇很快就来了,地点是城北郊区的一家电影院。
不是那种商场里的大电影院,而是个藏在仓库里的私人放映厅,老板平时喜欢放些很小众的片子,都是特定的爱好者才会去看。
那天老板放了一部青年特别中意的老片子,他看得起劲,就没注意同场来的人都有谁。
等电影放完开了灯,再思索许久,他才看到有个眼熟的女孩正往门外走。
穿的还是那件红外套。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青年一直在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就不该犹豫那一下,该马上追出去的。
可现实是他的犹豫耽搁了时间,等他鼓足勇气追出去,已经找不到人。
青年只好折返回去,问老板知不知道那女孩是谁,然而老板说她不是熟客,没有留下预约信息,自己也不认识。
她唯一留下的信息,是写在老板准备的留言册上,对今天这部老电影的一些感触。
字迹娟秀,行文清晰。
每字每句都如利箭一般射穿了青年的心。
他想,这女孩的想法竟然和他那么贴近,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所谓知己,大概就是这样吧。
***
如果说第一次擦肩而过只是让青年对女孩单纯地留了点印象。
那第二次错过就开始让他感到遗憾了。
他忍不住一遍一遍反复去想,要是自己当时能及时追上她,后续又该会是怎么样。
后来青年又去了很多次那家私人电影院,希望能再碰上女孩。
可惜,现实总是令人失望。
而等待的时间越长,那种后悔的感觉就越是强烈,反反复复,很折磨人。
其实青年以前从来不相信什么缘分之类的玄学。
没想如今自己却卡在这个坎儿上,怎么都迈过不去。
***
有时青年也会嘲笑自己太过自作多情,偏要给生活中最普通的巧合强加上什么特别的意义。
可是,能在这么大个城市里,连续两次遇上同一个陌生人还聊得来的概率真的很低。
既然这事儿发生了,难道就不能有点特别的含义?
或许确实不能。
因为在接下来的大半年里,青年都再没有遇到过女孩。他告诉自己,这事儿应该就这样算了吧,别再胡想瞎想。
这件事给他留下的后续,只剩一个模模糊糊的构想。
他想,能不能有个专门的APP,给那些有缘无分的人牵线搭桥。
那样,这个世界或许能多些惊喜,少些遗憾吧。
***
这是个很复杂的构想,青年工作也忙,没有时间精力去实践,只能让这个想法继续飘飘忽忽地停留在脑子里。
直到他第三次遇到了女孩。
时间是某个周末的傍晚,地点就在他家附近的体育馆。
这里即将举行一场高规格的电竞比赛,全城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得场馆内外围水泄不通。
青年也是这些观众当中的一员。
当他排队过安检入场时,突然下意识地抬头一望,就看见自己错过许久的女孩,正身穿应援主场队伍的文化衫,排在斜前方的另一条安检队伍里。
这回他没有犹豫,立即朝女孩那边跑,一边跑着一边喊。
然而现场实在是太嘈杂了,青年的喊声女孩根本听不到,倒霉的年轻人还因为试图强闯安检口,被现场安保人员扣住,只能眼睁睁看女孩先过了安检,消失在茫茫人海。
即便后来青年解释清楚入了场,也是于事无补。
全场坐了满满当当好几万人呢,他该上哪儿找她去啊?
***
那个晚上,青年感觉糟透了。
这个城市之中,明明有个非常合眼缘的姑娘,她很有可能跟他在同一个办公园区上班,住同一片社区,也喜欢看那些小众的老电影,连跟他所支持的电竞队伍都是同一家。
如果两人能认识,本该是很投缘。
可是,他却跟她擦肩而过了三次,足足三次啊!
三次都没搭上话,真不知道这究竟是老天在暗示他,还是在故意逗他玩儿呢。
青年想,在这座城市里,说不定还有很多人跟他一样,忙忙碌碌孤孤单单,看似每天在跟无数人打交道,但在真正高兴或者失意之时,却连想找个人说说话都很难。
环顾四周,那个能够跟自己合拍的人,似乎远在天边。
可事实并非如此。
总有人的生活轨迹与你重叠,你们年纪相仿,爱好相当,每天挤同一班地铁上下班,周末都宅在家中或者去外旅行,你们总是打开类似的APP浏览,都喜欢去某个公园慢跑健身,又或是喜欢同一家餐厅的招牌菜,听相同的歌,玩同个游戏,看类似的书和视频。
你们能够互相理解,拥有共鸣,分享类似的回忆和相通的情绪。
这个人并没有远在天边。
就生活在你身边,一直在你身边。
你却一次次与对方擦肩而过,从未发现。
***
那个晚上,青年下定了决心。
他决心开发一个社交APP,给那些明明在生活轨迹上重叠很多,却没有机缘结识的人一个提醒。
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在现实中真正开始。
所以这个APP除了分析用户上传的个人资料和喜好标准,还会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整合用户的日常消费、娱乐和出行数据,还有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观点立场,然后向生活轨迹重叠度很高的用户互相推送好友申请。
一旦他们接受好友申请,就可以开始直接交流了。
因为生活中有太多重叠之处,无论是做朋友还是做恋人,都会有不错的交往基础。
随着系统逐渐完善,这种判断甚至会比人们在现实中自己筛选投缘者更加省力、更加准确。
毕竟,有时候一个人的手机,或许会比本人还要更加了解自己呢。
青年充满期待地想,每个人都是世界里的一个点,而这个APP的作用,就是帮大家把运动轨迹相同的点精确地找出来,连在一起。
这样,有缘人的擦肩而过,就不会再是错过了。
***
当然,设想是很美好,真要实施落地,却是千难万难。
青年为此付出极多,破釜沉舟辞掉工作,费劲巴拉搭起了团队,拉来了投资,前前后后折腾了两年多时间,终于把APP上了线。
目前看来,上线效果还不错,用户新增很快,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项目大获成功,整个团队都很高兴,而青年在高兴之余,还惦记着自己的那点私心。
他希望这个APP能帮他匹配到那个已经错过了三次的年轻女孩。
虽然他知道,三年时间足够改变太多事情了。
女孩可能早就恋爱结婚,去了其他城市,又或者根本就不会注册这个APP,至始至终都是他在自作多情,毫无意义。
青年也不会厚脸皮到明知别人对他毫无兴趣,还硬要去打扰人家的生活。
但是啊,但是啊。
他永远不会忘记她穿着红外套站在路灯下的画面。
就像……
就像那种飞蛾会扑的火光。
***
说实话,青年真没抱什么希望能再遇到女孩。
更没想到她也会注册这个APP,而且她的生活轨迹跟他确实匹配度爆表,排在系统给他推送的好友名单第一位。
至于青年在女孩那边的排位,也是如此。
所以两人在线上通过好友申请,再愉快聊天这些事发生得十分顺理成章。即使交流很快从线上第一次转到线下,见面之时,也没有什么拘谨疏离的味道,目光对接的瞬间,双方都很自然地露出亲近的微笑。
倒是挺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了。
然后青年很认真地对女孩说了这句话。
“其实我做这款社交APP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找到曾经跟我擦肩而过的你。”
出于隐私保护的考虑,APP用户无法看到两人生活交汇时的细节,但极高的匹配度结果仍然可以提醒青年,在过去无数个日子里,这个女孩确实生活得跟自己特别合拍。
他甚至可以据此想象出种种画面,同为单身狗的她和他,日常搭同一班地铁,玩同一款游戏,吃同间餐厅的饭菜,撸同家店铺的猫咪。
他们本该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啊。
可要是找不到,两人就是素不相识毫无交集。
必须要找得到,两人才是心有灵犀互为知己。
所幸上天待他不薄,此时此刻,这个时常出现在梦中的女孩从梦里走了出来,就坐在他面前,看得见碰的着,不会再轻易消失了。
青年望着女孩,目光坦诚而灼烈,如同飞蛾望着前方炙热的火光。
“谢天谢地,我终于找到你。”
***
青年如此直白的话语和长久的执念,并没有吓到女孩。
她若有所思地看向青年:“其实……我也觉得我们早就已经很熟悉了。”
事实上,女孩对青年的感知,竟然比相识已久的朋友还要更为深切,比朝夕相处的家人还要更为熟稔。
她问:“这种熟悉感,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青年笑着摇摇头。
他说,不奇怪,一点儿不奇怪。
因为我和你,在过去三年,或许已经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了整整一千次。
更新时间: 2020-10-16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