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学东
小时候上学,忘了哪一年级开始,语文有了作文课,开始学着写作文。
刚开始学写作文,不过就是大白话,今天见到了什么,心里多高兴之类。
老师推荐范文,要用名人名言,要用成语形容词,可记性不好,也学不太会。
作文练着练着,写着写着,老师不高兴了,评点说:“怎么写的是流水账啊!”
“流水账”可是我们小时候老师对写作文不好的最差评价。
那个时候的老师虽然也凶,但还都比较厚道,本乡本土的,还不至于用“垃圾”之类的词讥讽学生的作业。
什么样的文章会被说成是“流水账”呢?
顾名思义,写文章就像过去烂账房记账似的,乱七八糟,什么都记,来一笔记一笔,既无头绪,也无重点,啰里啰唆的,只是像水东流一般,只是有先有后而已。东家一看就头大。
把写文章比作流水账,也是什么都记下来,不管作文主题是什么,今天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吃了什么,等等,啰里啰唆,还凑字数,别说文采起承转合,连平铺直叙都没有,只有乱七八糟的事,让老师看了很头大,所以批为“流水账”。
一句“写啥东西啊,全是流水账啊”,便将当时做作文的水平定格了。
我后来也没学会写文章。
成语典故知道没多少,形容词词汇量又少,男孩的观察又不细致,心思又不像女孩般缜密敏感伤怀,所以,一直就像老师批评的那样,写的是流水账,大白话,没啥间架结构,只会平铺直叙,更不会跌宕起伏笔下生辉。
甚至,到了四十不惑之年,我写日志,用的名字便是“流水账”,甚至,在新浪博客里,用“不愿忘却的历史”作为栏目名,为流水账背书,可见影响根深蒂固。
不过,我的流水账记录的是苦逼的媒体人的生活,这些年坚持下来,倒也有不少稳定的读者。所以,我也就怡然自得于自己的流水账。 (流年伴夏 liunianbanxia.com)
流水账的风格影响了我。我写江南旧闻录,也只会平铺直叙,记得什么就写什么。写故乡美食的文章,也是不脱流水账的窠臼。
小丫给我写美食专栏,每每读完她的文章,我都会叹息,怎么人家就能写得那么细腻温润,收放有致,流光溢彩的,而我却只能写得那么粗糙!
摇头叹息之余,深知这辈子改不了什么了。
只能寄希望于丫头了。
丫头跟我小时候一样,也常常苦恼于写作文。她姥姥说,你爸写文章不是很好么,为什么不听你爸的?
丫头嘴一撅,说,听了我爸的,老师说写得不好。
也是,我教女儿写文章,也只会教流水账大白话。
在我看来,若是丫头能把所见所闻及真实感受记录下来,便是好文章。
可惜,学校老师并不这样认为,高考也不这样认为,我家大侄女就跟我说,要按照我的说法写,得不到什么分。
于是,我在与老师争夺自己的孩子写作文上,至少目前是吃了败仗的。
今天乱翻夏商兄的大作《东岸纪事》,扉页上写了两行字:“我以为写的是浦东的清明上河图,其实是人生的一摞流水账。”
看样子,流水账也不错哦。
人生就是流水。这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若能将人生流水账般记录下来,也是挺牛的。
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还好,还来得及。
更新时间: 2015-08-30 23:08